大家好,今天我来跟大家聊聊现在随处可见的玻璃。有人说,玻璃到处都是,又不值钱,有什么好说的?这样想就错了,玻璃在古代可是比金玉都值钱的宝贝,在古人眼里,玻璃比珠玉地位更高。
玻璃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别称,比如缪琳、琅轩、陆琳、琉琳、硝子、药玉、罐子玉等等。现在在通常情况下,我们把全透明的归类于“玻璃”,半透明的归类于“琉璃”,不透明的归类于“料器”。这是现代人对于玻璃制品的简单归类,但在古人眼里却没这么简单。
我国的玻璃工艺在西周时就趋于成熟,在不少西周墓葬中,都发现了大量的琉璃珠和小型玻璃管。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光谱仪鉴定,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中国出产的琉璃成分为铅钡,这跟西方的“钠钙玻璃”是完全不同的,是两个不同的玻璃制作系统。
由于中国的铅钡玻璃是低温玻璃,虽然绚丽多彩,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:质量轻、不耐高温,骤然遇到高温很容易破裂,所以中国的铅钡玻璃只有小型装饰品,以珠子、挂件为主。
西汉时,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,西方的宝石、金银、玻璃器皿也随着贸易往来进入中国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罗马、波斯玻璃器开始大量进入中国,与此同时高温玻璃制作技术也被中国人消化,使得中国玻璃制作技艺有所提高。但是制作产品仍然以制作小配饰为主,大型玻璃器皿仍然是以进口西方钠钙玻璃为主。宋人对来自阿拉伯的玻璃器皿极为珍视,当时福建提举市舶使的赵汝逅在《诸蕃志》中就记载了进口玻璃的优点和配方:添入南硼砂,故滋润不裂,最耐寒暑,宿水不坏,以此贵重于中国。
到了清代,中国玻璃制作在融合了西方玻璃制作技术的情况下,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当时的玻璃生产分南北两地,南方以广州为中心,北方则是以山东博山颜神镇为中心。而清庭则在康熙三十五年(1696年)在北京西安门的蚕池口建立了清宫玻璃厂,专门制作御用玻璃器直至宣统三年(1911年)为止,一直烧造不断,其中以康雍乾时期最为鼎盛,制作玻璃器也最为精美。
这个时期的琉璃器皿不再像以前的琉璃那么粗和脆弱,已经可以经受高温的考验,所以才会出现大量精美绝伦的大型琉璃器皿,而且涉及的面十分广泛,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生活用品。在制作工艺上和表现手法上也变得丰富多彩,可以划分为画珐琅玻璃、套色玻璃、刻花玻璃、洒金玻璃、金星玻璃、缠丝玻璃等,极大的提高了玻璃器皿的艺术性和观赏性。
从颜色上看,康熙时期玻璃就色彩丰富、颜色纯正,并开始出现底款。到了雍正时期,色彩更加丰富,在康熙时期的基础上增加了玛瑙红、鸡油黄、宝石蓝、翡翠绿、蜜蜡黄等,造型上多借鉴当时的宣德炉、瓷器、玉器等,样式十分丰富。
到了乾隆时期,料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,是清代玻璃制作的极盛期,这个时期的料器应用更为广泛,颜色更是达到了二十余种之多,这大概是跟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有密切的关系的。料器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,有金星料、点彩、夹金、绞丝、搅胎、套料等,手法上有雕刻、描彩、描金、画珐琅等。
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些只应天上有的清代宫廷玻璃器皿:
虽然琉璃器皿和瓷器、玉器、珐琅器、漆器共称五大器,但是目前市场上并不多见,市场价值也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,所以造假者并不注重琉璃器的造假,如果遇到精美的琉璃器也是一种造化。
谢谢大家的支持。